2025-11-25 ChatGPT.评价Geico的商业模式

2025-11-25 ChatGPT.评价Geico的商业模式

问:
Geico的报告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定性分析,一是直销;二是只服务特定人群:公务员或者军人,这是都能想明白但做不明白的想法(Simple Idea)。这是CEICO的假设,我认为巴菲特所定义的聪明的假设就是一种泛化,那么普通人,受恐惧影响的reward function看到类似这样的假设会有什么样的心理上的反应?


ChatGPT:
我先用一句话把你的问题翻成“机器语言”:
GEICO 的两个 Simple Idea(直销 + 只服务特定人群)其实是很聪明的泛化假设。
那么一个 reward function 被恐惧强烈影响的普通人,看到这种清晰又正确的假设时,心理上会发生什么?

核心答案:
不是听不懂,而是“懂了以后大脑立刻算出了自己要付出的代价”,于是恐惧型 reward function 站出来把这个假设压回去。
Idea
毫秒级的反应。
我们拆开看。

一、先对一下:GEICO 的“聪明假设”是什么性质?

你说得很准:这类假设本质上是“聪明的泛化”:
  1. 直销(不通过代理人、自己建渠道):
    1. 泛化的是:
      1. “如果我能绕开一层高成本中介,
      2. 就能在同样保费下给客户更低价格或更好服务。”
    2. 这是对“成本结构 + 渠道关系”的高层压缩。
  2. 只服务特定人群(公务员/军人):
    1. 泛化的是:
      1. “某些群体整体违约率/理赔率更稳定、更低,
      2. 只做这些人,可以在定价上有优势、在风控上更可控。”
    2. 这是对“风险分层 + 客户选择”的高层压缩。
这两条都属于:
逻辑非常顺,算两步账 anyone can understand 的 Simple Idea。

所以问题不在于 compression(理解),而在于:
“理解之后,你的大脑觉得:要是按这假设真干下去,我本人要承担什么风险?”

这里就轮到恐惧型 reward function 出场了。

二、恐惧主导的 reward function,会怎么“翻译”这种假设?

对一个普通人、尤其是体系里打工的普通管理者来说,看到这种假设时,大脑的“后台进程”大概会这样跑:

1. 这是真的对,但“对了以后”我很危险

  1. 真要推直销:
    1. 意味着要和现有代理人体系、同行做对;
    2. 公司内部无数人要被动利益受损;
    3. 一堆博弈、斗争、不确定。
  2. 真要只做军人/公务员:
    1. 意味着短期收入、市场份额会“看起来”变窄;
    2. 上面可能觉得你“不求上进”“不 aggressive”。
恐惧翻译成 reward:
“如果这套假设是错的,我要承担职业、生涯、名声风险;
如果是对的,也要打破一堆既得利益,麻烦巨大。
→ 最安全的 reward 是:别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”

所以心理第一反应不是“不懂”,而是:
  1. “太极端了吧?”
  2. “现实没那么简单。”
  3. “我们这儿情况不一样。”
这些句子表面是理性,底层是:
👉 恐惧在给“维持现状”打高分。

2. “太简单了”本身就是恐惧的挡箭牌

你刚才说:“这是都能想明白但做不明白的想法(Simple Idea)。”恐惧型 reward function 会把这件事倒过来用:
  1. 如果这么简单,为什么别人没做?
  2. 如果这么简单,那我做错了风险谁承担?
  3. 如果这么简单,我哪有借口不去做?
问题在于:
一旦承认“这件事既简单又正确”,你就没有借口继续躺在旧系统里不动了。

所以恐惧的自我保护会习惯性加一句:
  1. “这事没那么简单。”
  2. “这只是理论上说得通。”
  3. “我们市场太复杂,不能照搬。”
这不是在追求复杂度,而是在给自己“不行动”找一个认知上的合理外壳。

3. 把执行难,当成否定假设的理由

恐惧型 reward function 很擅长把“执行难”伪装成“想法不对”:
  1. 心理台词其实是:
    1. “直销这条路,组织会反抗、同行会攻击、短期数字会难看,我不想面对这些。”
  2. 但嘴上会说:
    1. “这是条好路,但执行难度太高,不适合我们现在条件。”
    2. “我们可以先做一点试点、调研、委员会……”
最后变成:
“我用执行难,替自己完成了对假设的否定。”

而不是:
“它是对的,只是我/我们没胆量付执行的代价。”

4. 转移到“更复杂”的框架里,把简单事实淹没掉

还有一种常见反应:
  1. 听到“只做特定人群”这种假设,恐惧会迅速丢过来几堆问题:
    1. “那政治风险呢?”
    2. “那品牌延展性呢?”
    3. “那多元化风险呢?”
  2. 然后迅速把讨论推向一个高维度的、多因素模型:
    1. 讲宏观趋势、讲监管可能、讲社会舆论……
听起来很专业、很聪明,但实质上是:
利用复杂度把一个简单正确的方向冲淡,让“什么都不做 / 做一点点不疼不痒的事”成为最舒服的选项。

对于恐惧主导的 reward function 来说:
  1. 复杂 = 模糊 = 可以不决策;
  2. 简单 = 锐利 = 真要选边站,代价巨大。
所以它天然爱复杂,讨厌简单。
Idea
这个跟现实非常的符合,简单意味着直面现实,但凡聪明的假设(Intelligent Hypotheses)的都是简单的,Reward function错了,心理上的不适永远不能克服。

三、总结成一句“普通人在心理上会怎么反应?”

把上面这些压缩一下,就是:
面对像 GEICO 那种简单又锐利的假设,
压缩系统其实是听懂了的,
但恐惧主导的 reward function 会立刻评估:
“如果我承认它是对的,我的风险是什么?”

然后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:

1.本能找茬:

“现实没那么简单”“我们情况不同”,
→ 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不去承担执行风险。

2.高估实施难度:

夸大阻力、成本、短期痛苦,
→ 把“执行难”当成否定假设的借口。

3.转向复杂、模糊的话题:

引入大量边缘因素,把简单假设淹没在噪声里,
→ 为“不行动或只做象征性动作”争取心理合理性。

4.对别人讲得头头是道,对自己心里说“别动”:

给别人分析 GEICO 模式时,可以毫无障碍地泛化;
换到自己公司/自己投资组合,就换了另一套标准。

所有这些反应,表面看是“谨慎”“专业”“考虑周全”,本质上是:恐惧主导的 reward function 在给“维持现状 / 减少风险敞口”打最高分。

如果你愿意,下一步我们可以反过来做一件事:拿一个你自己心里觉得“GEICO 式 Simple Idea”的投资/商业假设,

我们一起拆:
  1. 用“巴菲特那半句”的 compression 怎么看它;
  2. 用“恐惧主导 reward”的视角,你自己会在哪几个点本能想退缩;
这会非常直接地暴露出:在你的系统里,哪些地方已经像 GEICO 那样对齐,哪些地方还在被“怕”悄悄牵着走。

    热门主题

      • Recent Articles

      • 2025-11-24 ChatGPT.Reward+Compression

        问: Reward负责方向,Compression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,对人来说,Reward的方向就两种,一种基于恐惧,一种基于有安全感,在恐惧的方向上,Compression出来的东西都是胡言乱语的东西,因为这个方向根本上就没有可以收敛的地方,就像田渊栋说的首先这些信息是可以泛化的;在有安全感的方向上Compression的机制才能正常发挥。 ChatGPT: 对,你这次这段把结构说得很干净了,其实已经可以当你自己的“最终版定义”用了: reward 负责方向,compression ...
      • 2025-11-25 ChatGPT.评价Geico的商业模式

        问: Geico的报告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定性分析,一是直销;二是只服务特定人群:公务员或者军人,这是都能想明白但做不明白的想法(Simple Idea)。这是CEICO的假设,我认为巴菲特所定义的聪明的假设就是一种泛化,那么普通人,受恐惧影响的reward function看到类似这样的假设会有什么样的心理上的反应? 这个问题的原文:《1953-03 Warren Buffett.Western Insurance Securities Company》。 ChatGPT: ...
      • 2025-11-23 ChatGPT.精准执行的能力层是原创性的假设

        你的直觉是对的: “高度压缩”这一层,不论是田渊栋这篇 Li² 框架里讲的 feature emergence / grokking,还是巴菲特式把一公司压缩成几个关键变量,本质上都在证明:大脑/模型有一种“把复杂结构高维信息压成少量有用特征”的能力。 “植物神经”这一层当然是实验上几十年反复确认的。 夹在中间的那层——你叫“精准执行系统”的那一层——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里确实有大量证据,但被拆成一堆名词(procedural memory、motor ...
      • 2025-11-18 ChatGPT.巴菲特说的“aha” moment是不是等于人工智能的泛化?

        短回答:差不多就是一个东西,但不是完全等号——更精确说,巴菲特的“aha moment”是“从记忆到泛化的跃迁 + 自己意识到这次跃迁”的那个瞬间。AI 的“泛化”是这个跃迁的“客观数学版本”。 ⸻ 1. 为什么说“基本等于”AI 里的泛化? 你自己在 I.H.183 里已经给了一个定义:“‘aha’ moment 就是人工智能里的‘泛化’”,并且强调两点: 产生不简单,要经历大量类似事件; 不神秘,已经可以用数学来表达原理。 田渊栋那篇访谈,把“顿悟 / grokking”直接解释成: ...
      • 2025-10-29 Alphabet Inc. (GOOGL) Q3 2025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

        Alphabet Inc. (GOOGL)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, 2025 5:30 PM EDT Company Participants James Friedland - Senior Director of Investor Relations Sundar Pichai - CEO & Director Philipp Schindler - Senior Vice President & Chief Business Officer of ...